苦不堪言小便难 独辟蹊径保安眠
患者甄某,女,50岁,因小便排出困难,不能入眠两月就诊,两月前劳累后感受风寒,服用感康等药,表症已除,但小便排出困难,小便前后皆腹痛,憋胀不适,尿频。多次查尿十项加镜检未见异常,服用环丙沙星、三金片等药未效,转服中药汤剂皆八正散之类未见明显好转,现症见:小便排出困难,小便前后皆腹痛,憋胀不适,尿频,咽干口渴,视物昏花,纳呆,便秘,双脚喜热水烫。舌红边紫暗,苔薄黄,脉弦,处方如下:枳实10g、白芍10g、柴胡12g、茯苓10g、鸡内金15g、牛膝15g、桑寄生15g、大黄6g、黄芪15g、甘草3g。少阴病,四逆,其人或咳,或悸,或小便不利,或腹中痛,或泄利下重者,四逆散主之。主要针对肝胃气滞阳郁致厥所用的方药,而该患者感受外邪,入里致气机不畅,阳气内郁不能外达四肢则双脚喜热水烫,升降失常,清气不升则视物昏花,影响水道的通调,肝胃气滞则小便排出困难,小便前后皆腹痛,憋胀不适,纳呆;水道失调,津不上承则咽干口渴,不能下润大肠则便秘,结合舌脉总属肝胃气滞阳郁闭阻所致,故用四逆散疏肝和胃,透达郁阳,加茯苓以行水,鸡内金以健胃,黄芪升清,大黄泄浊,牛膝、桑寄生以疏经通络,活血补肾。上方服至五剂,诸症减轻,去大黄后继服十付后。小便利,睡眠佳。
本病属淋病的范畴,以小便频急,淋沥不尽,尿道涩痛,小腹拘急,痛引脐中为特征。多因肾虚、膀胱湿热,气化失司,水道不利所致。但也有肝气郁滞,血脉瘀阻而引起之气淋。王肯堂说:“五脏六腑,十二经脉,气皆相通移”。淋证其临床症状有两类,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常,水道不利所引起;另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。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,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指征。
淋证一般分为热淋、血淋、气淋、石淋、膏淋与劳淋六种。在辨证时,要辨明淋证种类、审查证候虚实、注意标本缓急三个要点。一般来说,热淋、石淋属实,前者宜利尿通淋、清热解毒,后者当通淋利尿、涤除砂石;劳淋属虚,肾劳补肾,脾劳补中,心劳补益气阴。血淋、气淋、膏淋,或实或虚,实证血淋当清热通淋,凉血止血,气淋宜理气和血、通利除湿,膏淋宜清热除湿、分清泌浊、清心通络;虚证血淋宜滋补肾阴、清热止血,气淋宜补中健脾、益气升陷,膏淋宜补肾固涩。
各种淋证的关系,表现在转归上,一是虚实的互相转化,二是各种淋证的互相转化。也可两种淋证或虚实同时并见。认识这种转化关系,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。康老师在辨治此患者时,不为一般规律所惑,切中病机而收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