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型病例
典型病例

寒热错杂,口腔溃疡案

发布时间:2023-08-07 浏览:4122次 返回列表

赵某,男,51岁。2018年12月25日初诊。

主诉:口腔溃疡2年,加重1周。

病史:患者2年前口腔溃疡发作,经专科治疗痊愈后反复发作,食辛辣则加重。平时常服板蓝根颗粒,效果不佳。一周内再次复发,遂来就诊。

刻诊:嘴唇内侧上壁有0.3cm×0.2cm椭圆形溃疡面,色白,周围淡红。患者时觉疼痛,纳食一般,口干,喜冷饮,大便2日1解,寐差,自诉记忆力减退,舌胖大,舌色紫,苔白腻,右寸数,右关滑。

西医诊断:复发性口腔溃疡。

中医诊断:口疮。此乃寒热错杂所致。治宜辛开苦降,消瘀敛疮。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。

处方:炙甘草20g,制半夏9g,干姜6g,黄芩9g,黄连9g,党参9g,陈皮6g,茯苓9g,川芎9g,鸡血藤15g。每日1剂。水煎服400ml,分2次温服。忌辛辣饮食。

一诊:患者服药7剂后疼痛减轻,大便规律。左寸滑,舌淡紫苔白腻,方中黄连减为6g。

二诊:患者服药7剂后溃疡面缩小至0.2cm×0.1cm,心情愉悦,睡眠改善左寸微滑,舌淡略紫苔微腻。继续治疗。

三诊:溃疡面已愈合,舌脉近于常人。嘱多食蔬菜,少食烟、酒、辣椒、葱、蒜等刺激物。1月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。

按:口疮,又名“口疳”、“口糜”,多与实火,湿热有关。然而本案患者长期服用清热凉血之药,收效不佳,是由于辨证不明所致。《灵枢-经脉》篇指出:“胃足阳明之脉,起于鼻之交頞中,旁纳太阳之脉,下循鼻外,入上齿中,还出挟口环唇”,因此口腔疾病常与脾胃有关。口腔溃疡长期反复发作,不仅存在湿热的病因,也存在脾胃中气不足的病机。脾胃主肌肉,其华在唇,脾胃之气不足则肌肉生长缓慢,难以修复溃疡,故见溃疡面色白,周围淡红。正如《景岳全书》云“脉虚而中气不足者,又非寒凉可治,故虽久用清凉终不见效”。而久病则郁,内有火郁之邪则煎熬津液,故见喜冷饮,大便干,右寸数。结合舌胖大,苔白腻的表现,提示脾胃为寒热错杂之邪所困。除此外,肌肉依赖血液运行濡养,内杂瘀血也是本病难以痊愈的重要原因。瘀血不仅阻碍溃疡修复,同时影响心神,故见健忘的表现。综上,治疗时应辛开苦降,消瘀敛疮。方用甘草泻心汤加减。甘草泻心汤为《金匮要略》中治疗狐惑病的专方,条文记载“恶闻食臭,其面目乍赤、乍黑、乍白,蚀于上部则声嗄,甘草泻心汤主之。”近人黄煌教授提出甘草泻心汤适用于治疗寒热错杂的粘膜病变,点明了临床运用思路。以半夏、干姜散寒除湿,黄芩、黄连清泄郁热,重用炙甘草解毒敛疮,党参、茯苓、陈皮调和胃气,则中气调而寒热消,再与川芎、鸡血藤活血化瘀,促进溃疡愈合。此外川芎可当佐使药,气味雄烈,能引药上行头部。诸药合用,方简法神。服药一周后热邪得泄,寸脉不数,故减黄连,以免过伤胃气。继续服用,结合注意饮食,zui终得以收功。


电话
0372-5117860
二维码

扫描进入手机版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