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病例
风火夹痰眩晕案
发布时间:2024-07-10 浏览:3次
返回列表
风火夹痰眩晕案
董某,男,47岁,2023年6月28日初诊。
主诉:眩晕2年,加重1月
病史:患者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入酒席,工作压力大,作息不规律。2年前自觉头晕目眩,血压zui高可达150mmHg。后服用降压药,暂时缓解。1月前不明原因眩晕再次发作,服药无明显缓解,故来就诊。刻下见:头晕目眩,周边物体一起旋转,腿脚发软如踩棉花,口苦咽干,胸闷,寐差,大便干结。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证属风火夹痰,治宜熄风化痰,拟小柴胡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。
处方:柴胡10g,黄芩10g,半夏10g,白术10g,天麻10g,茯苓10g,陈皮6g,泽泻20g,竹茹10g,菖蒲6g,石决明15g,川牛膝15g,鸡内金10g,鸡血藤15g,炙甘草3g。5剂,日一剂,水煎400ml,分两次温服。
二诊:腻苔见消,诸症皆较前善,眩晕发作次数减少。再进5剂。
三诊:眩晕已基本不发作,无口苦咽干。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善后。后随访未见复发。
按:出入酒席则偏食肥甘厚腻之品,久而痰湿内蕴,化热生风,直冲清窍。又有《伤寒论》中论述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则可用之,故选小柴胡汤和解少阳,条畅肝胆,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熄风化痰,则木土同治。方中又有泽泻与白术配伍,为《金匮要略》治疗痰饮眩晕专方。痰热上蒙清窍,故用竹茹菖蒲化痰开窍,石决明川牛膝引血气下行。诸药合用,有气血同治,上下分消之妙。后因热证不现,去小柴胡汤,即方随法变,法随机转之意。
文章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