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型病例
典型病例

长期流鼻血 中西药来解

发布时间:2024-12-20 浏览:262次 返回列表

患者杨某某,女,35岁,间断性流鼻血三年,患者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鼻流血,曾用付肾素,复方链霉素滴鼻略效,但反复发作,月经正常,2009年3月18日在濮阳市人民医院做骨髓细胞检查提示:增生性贫血(缺铁为主),服用氨肽素片,肌苷片,维生素C片,腺苷辅酶B12,枸橼酸铁铵,心悸气短减轻,但时流鼻血,三天前因在田间低头劳作鼻流鲜血,在村卫生所肌注止血针(具体不详)略效,但仍渗血不止,随来就诊,查血常规示:WBC3.2×10 /L  RBC:3.48×10 /L,H :93g /L,PCT:38×10 /L,给予止血敏片1g,一天三次口服, 并根据其现症:鼻渗血不止,心烦,鼻腔干燥疼痛,舌红苔黄,脉细数,处方如下:

白茅根15g、三七粉6g(冲)、牛膝15g、代赭石(先下)30g、藕节炭10g、鱼腥草(后下)20g、麦冬10g、地榆炭10g、大小蓟各10g、棕榈炭10g、蒲黄炭10g 。

患者间断性流鼻血,血色鲜红乃血热妄行所致,心主血,血热扰心则心烦,而肺开窍于鼻,鼻腔干燥疼痛乃肺热津伤所致,舌红苔黄,脉细数乃阴虚内热之象,故用白茅根、藕节炭、地榆炭、大小蓟、棕榈炭以凉血止血;三七粉、蒲黄炭以活血止血,达到止血不留瘀;牛膝、代赭石以引血下行;鱼腥草、麦冬以清肺热滋肺阴。用上方调理10天而愈。

血从清道出于鼻,称为鼻衄。是常见的一种病症。主要由于肺、胃、肝火热偏盛,迫血妄行,以致血溢清道,从鼻孔流出而成鼻衄,亦有少数由肾精亏虚或气虚不摄所致者。早在《内经》就有关于鼻衄的记载。《内经》基于人是一个整体,以及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思想,指出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或脏腑经脉的病变,均可导致鼻衄。如《素问.五常政大论》说:“少阴司天,热气下临,肺气上从……喘、呕、寒热、嚏、鼽衄、鼻窒”。张景岳对阴虚火旺的鼻衄作了补充:“衄血虽多由火,而惟以阴虚者为尤多,……但察其脉之滑实有力及素无伤损者,当作火治如前,若脉来洪大无力,或弦或芤或细数无神,而素多酒色内伤者,此皆阴虚之证,当专以补阴为主。若有微火者,自当兼而清之,以治其标。若虽见虚热而无真确阳证,则但当以甘平之剂温养真阴,务令阴气完固,乃可拔本塞源”。《血证论.鼻衄》特别重视治肺治肝,谓“不独衄血宜治肝肺,即一切吐咯,亦无不当治肝肺也。肝主血,肺主气,治血者必调气,舍肝肺而何所从事哉。”

上海第一医学院以活血化瘀、泻火凉血(生地、蒲黄、茜草、丹参、制大黄、仙鹤草、甘草)为主,根据证候的不同加味治疗鼻衄100例,总有效率为85%。100例中,由实火导致者占绝大多数,约80例,阴虚火旺14例,气不摄血6例。有瘀血见证者占四分之一。这一观察结果,进一步印证了前人对鼻衄理论的正确性。治疗中根据检验结果,配合西药治疗效果更佳。


电话
0372-5117860
二维码

扫描进入手机版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