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型病例
典型病例

神经性耳聋,小柴胡汤可行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 浏览:356次 返回列表

患者马某某,女,45岁,于2022年1月29日因右耳聋5天就诊。患者于2022年1月24日因感冒头痛、发热、咽痛,右耳胀痛嗡嗡响,随即听力渐下降,心急如焚,在五官科做纯音听阈测定、声导抗测听、咽鼓管压力测定提示右侧听神经损伤,诊断为突发性耳聋,口服烟酸、复合维生素B、六味地黄丸、静滴冬凌克栓酶,低分子右旋糖酐、血塞通、葛根素、头孢他啶等,头痛、咽痛发热消失,但听力越来越差。现症:右耳嗡嗡响,听力极差,心烦躁扰不宁,胸胁胀痛,口苦咽干,面红目赤,舌红苔黄,脉弦数。处方如下:柴胡15g、黄芩12g、清半夏10g、党参12g、炙甘草5g、生姜5g、大枣4枚、栀子10g、磁石(后下)20g。服上方三付诸症减轻,听力改善,大便略溏,去栀子继服九付而告愈。

《伤寒论》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曰:少阳中风,两耳无所闻,目赤,胸中满而烦者,不可吐下,吐下则悸而惊(264条)。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,走于耳中,下胸中,贯膈,患者因感受外邪传入少阳,少阳风火上扰头目则面红目赤;扰动心神则心烦躁扰不宁,少阳经气不利则胸胁胀痛;清窍壅滞,故右耳嗡嗡响耳聋。胆者,中精之府,五脏取决于胆,咽为之使,胆火上炎则口苦咽干;舌红苔黄,脉弦数乃胆火壅盛之象。治以和解少阳,清心利胆。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,清胆利窍,栀子能清诸经之火,尤长于清心肝之火。磁石潜阳安神,聪耳明目。《本经》:“……除大热烦满及耳聋”。故用上方调理而告愈。

突发性耳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神经性听力损失。内耳血液供给来自内听动脉分支的终末支,没有侧支循环,如果某一支血管一旦受阻,其他侧支血管不能代偿,就会立即导致其分布区域内耳功能损害。目前,尚无确凿的病因,公认的与内耳供血障碍、病毒感染有关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、高血脂、高血黏度、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硬化症以及精神高度紧张,均可诱发脑血管痉挛,造成突发性耳聋。发病者多以中青年为主,冬末春初是好发季节。以单耳发病多见,偶有两耳同时或先后发病。通常先有耳鸣,紧接着听力下降。一般在耳聋前有高调蝉鸣、耳周沉重和麻木感,有的伴有眩晕、恶心,呕吐。如果治疗不及时,可造成终身耳聋。突发性耳聋诊断越早,治疗越及时,效果越好。一般6小时内就诊,治疗效果最好,超过一周者疗效不理想,如果病情超过数月,则听力难以恢复。因此,本病应作为急诊处理。治疗的措施主要是扩张血管,改善内耳微循环。调整生活方式对防止突发性耳聋有一定意义,如减少纳盐(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限盐5g),减轻体重,减少胆固醇摄入,戒烟限酒,增加运动,注意心理卫生,保持大便通畅,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,多喝水等。


电话
0372-5117860
二维码

扫描进入手机版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