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型病例
典型病例

阳明少阳蕴毒,风火上攻案

发布时间:2023-08-07 浏览:700次 返回列表

王某,男,38岁。2018年11月16日初诊。

主诉:左侧腮部肿痛2日,伴发热1日。

病史:患者自诉平时嗜好烟酒、辛辣,3天前食用烧烤,回家后自觉左侧腮部微痛,次日肿大连及耳部,未予以处理。昨日自觉恶寒,体温测得38.1℃,遂来就诊。门诊予以常规检查。

刻诊: T:38.2℃,血常规:WBC 11.1×109/L,N 85.3 %,L10.2%,RBC3.61×1012/L。体型壮实,急性病容,痛苦貌,颈部淋巴结中度肿大。身恶寒,左侧腮部红肿疼痛,张口进食困难。口渴,大便干结,舌红苔黄厚,脉洪数。

西医诊断:化脓性腮腺炎。

中医诊断:痄腮。此乃阳明蕴毒,风火上攻所致。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方用玉女煎加减。

处方:生石膏30g,玄参10g,生地15g,炙甘草3g,代赭石15g,茯苓10g,陈皮10g,川牛膝15g,柴胡15g,黄芩10g。每日1剂。上午取水400ml,先煎生石膏、代赭石15分钟,再与其他药物共煎30分钟取汁温服。傍晚2煎加水200ml,煎半小时,取汁温服。每日2次。针刺治疗以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少阳三焦经为主。三棱针点刺双侧商阳穴、冲穴出血,挤出血液约20滴;针刺合谷、曲池、外关、颊车、翳风,泻法,强刺激,留针20min。嘱清淡饮食。点刺放血、留针毕,疼痛已减轻,体温下降,测量为37.9℃。电话随访服药1周后疼痛、肿胀均消失,遂以告愈。

按:本病患者平日嗜好烟酒、辛辣,素体蕴热,身体壮年,气血方旺,感受外邪,内外相引,故发病急骤。中医认为痄腮发病病位与阳明、少阳两经相关,其中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,故发病部位红肿热痛乃少阳经热毒亢盛所致,耗伤津液故见口渴、大便干结。舌红苔黄厚,脉洪数都是热毒亢盛的表现,故治宜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,方用玉女煎加减。玉女煎本为阳明有余,少阴不足之水亏火盛而设,将熟地黄改为生地黄、怀牛膝改为川牛膝则补益扶正之力减而凉血祛邪之力增。生地、玄参相合则有增液汤之意,可以润肠通便使热从下分消。川牛膝同样力能引热下行。石膏、代赭石皆为矿物药,性寒而质重。其中生石膏长于清阳明气分之热;代赭石长于阳明血分之热,张锡纯常用代赭石治疗胃热吐 血之症,柴胡、黄芩两者合用则可荡涤扫清三焦积热。因方中寒凉滋腻药物较多,佐以甘草、茯苓、陈皮兼以顾护胃气之意。陈皮尚有理气散结之功,反佐诸凉药则寒而不滞,有助于消肿止痛。全方合用颇中病机,故1周治愈。选取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穴、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穴点刺放血,使热随血泄,给邪气以出路。合谷为四总穴之一,主治头面疾病;与曲池穴配伍,则有祛风散热,消肿止痛之用,对于本病有较好效果。泻法针刺外关穴,不仅清除三焦积热,也暗有泄热通便之意。除远治外,采用翳风、颊车等靠近病位的穴位,主要取近治消肿的作用。对某些疾病,针药并施,内外同治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优势的手段,临床实际中应大力弘扬。


电话
0372-5117860
二维码

扫描进入手机版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