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药流产致崩漏 补气缩宫凯歌奏
纪某,女,28岁,因怀孕45天,采用米非司酮加米紫前列醇终止妊娠,第三天,始出血,见少量内膜样组织排出,后出血量时多时少,至就诊时已三周,B超示:子宫6.5×5.5×4cm,肌壁回声均匀,腔内可见3×2cm强回声及少量液性暗区,提示:胚物排出不全,现症见:子宫出血色暗红,时有血块,下腹隐痛,心悸气短,面色萎黄,舌淡苔薄白,脉细涩,处方如下:
黄芪30g、当归14g、桃仁15g、三棱12g、莪术12g、川芎9g、川牛膝12g、益母草30g、枳壳10g、马齿苋30g、败酱草30g、生薏苡仁30g、甘草6g。
康老师指出:妊胎系于肾,居于胞,人为坠胎,胎元既损,正气内伐,冲任不固,致血下不止,淋漓不断,故用益气活血化瘀之品以使瘀血排出,新血循常道。其中败酱草、生薏苁仁,有瘀排瘀,无瘀缩宫;枳壳能引诸药直达病所,服上方后五日,排血量渐少而愈,康老师曾以上述基本方治疗多例口服药物流产病人,效果甚佳。
刘奉五老中医曾治疗一类似患者耿某某,女,27岁。初诊日期:1975年6月19日。患者于5月13日自然流产,7天后血止。5月30日又开始阴 道出血,持续约30天之久,血量逐渐增多,zui多时有半痰盂,伴有腹痛。过去曾有两次产史。舌紫暗,脉沉涩。辨证:血虚血瘀,血不归经。治法:活血化瘀,养血温通。方药:当归9g、川芎3g、红花3g、益母草3g、桃仁4.5g、炙甘草3g、五灵脂6g、蒲黄6g、炮姜1.5g。 治疗经过:6月21日,服药1剂后,血量大减,服三剂后出血已止。流产后在正常情况下应有一定量的阴 道出血,以排除胞宫中之恶露,恶露去尽,瘀血得清,则自然血止。此患者流产后出血七日而止,十日后突然又阴 道持续出血不止,并伴有腹痛,舌质紫暗,脉象沉涩,诊断为产后恶露未尽,瘀血内停,血不归经是十分正确的。刘老再结合此患者大量出血,判断为血虚不足,亦是十分合理的。基于以上两点,刘老治疗时,选用生化汤(《景岳全书》引钱氏方)加味,加入益母草、红花、蒲黄、五灵脂,加强其活血祛瘀的效能,使瘀血得去,好血得以归经,故能药到病除,一剂而血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