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型病例
典型病例

自汗案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 浏览:8次 返回列表

张某,女,49岁。口渴3月就诊,诊见口渴不已,经常饮热水解渴,腰膝酸软,四肢发凉,气短乏力,尿频恶寒,纳呆恶心,大便溏日行3次,舌淡苔白滑,脉浮无力。2年前月经量过多,痛经遇寒加重。3月前因卵巢囊肿、子宫肌瘤手术后体质更差,食欲不振,口渴不已。前医予健胃消食、生津止渴、益气养血、疏肝理气等剂效不佳。四诊合参,该证为脾肾阳衰,津不上承所致。治疗以温肾健脾,养胃生津。

处方:淫羊藿10g,益智仁10g,巴戟天10g,菟丝子10g,紫河车10g,山萸肉10g、枸杞子10g、党参10g,白术10g,干姜10g,茯苓15g,鸡内金15g,陈皮6g,桂枝6g。5剂后口渴明显减少,饮食增加,尿频恶寒,纳呆恶心,大便溏等症改善。上方加减治疗半月余,口已经不渴。
按语: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提到了养护阳气的重要性:“阳气者若天与日,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”,阳气是具有温煦、蒸腾、气化、推动、激发以及固摄等生理作用,具体表现在能增强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,促进机体新陈代谢,制约体内阴寒之气,并不断化生人体所必需的阴精物质。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,养肾阳即是养一身之阳,肾阳主宰着人体一身之阳。故用淫羊藿、益智仁、巴戟天、菟丝子、紫河车、山萸肉、枸杞子补肾元,填肾精;用党参、白术、干姜、茯苓、鸡内金温中健脾益胃;陈皮、桂枝理气通阳。诸药合用,使阳气复,气血生,津液足。

 


下一篇:鼻鼽案
电话
0372-5117860
二维码

扫描进入手机版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