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型病例
寒热错杂灼口综合征案
发布时间:2024-04-05 浏览:3次
返回列表
寒热错杂灼口综合征案
张某,57岁,2023年3月12日初诊
主诉:舌面烧灼疼痛感1年,
病史:患者1年前以舌面疼痛为主诉至河南省人民医院诊断为舌神经炎,治疗无明显效果,后至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“灼口综合征”,症状缓解后再次复发,故来我处就诊。刻下见:舌面烧灼疼痛伴口腔溃疡,口渴咽干,纳差,胃部自觉发凉,大便干结。舌质红,苔白厚,脉滑数。证属寒热错杂,治宜辛开苦降,平调寒热。拟甘草泻心汤加减。
处方:炙甘草10g,半夏6g,黄连6g,干姜6g,黄芩10g,瓜蒌10g,枳壳6g。5剂,日一剂,水煎400ml,分两次温服。
二诊:胃口较前改善,大便正常。舌质红,苔薄白,脉细数。再加入白芍15g,5剂,服法同前。
三诊:疼痛感较大缓解,效不更方,继续治疗5剂。
四诊:疼痛基本消失,嘱补充维生素。
按:《金匮要略》狐惑病中用甘草泻心汤治疗咽喉疾病,今移至治疗灼口综合征效果较好。患者既有灼痛、口渴咽干,大便干结的实热症状,又有胃部发冷的虚寒症状,并且舌脉合参还有痰湿为患,病情错综复杂。治疗时用甘草泻心汤辛开苦降,平调寒热,再合小陷胸汤以除胸膈邪气,故痰湿化而病机转。后更加白芍以成芍药甘草汤之意,缓急止痛功效显著。全方组成稳当,作用全 面,照顾了寒热虚实各种病邪,故能收功。
文章推荐